首 页 | 本会介绍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 慈善功德会 | 本会期刊 | 佛教天地 | 一日禅语 | 国学讲堂 | 明州史话 | 养生常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明州史话 > 艺文
佛塔僧塔
发布日期:2012-12-11  编辑: 作者: 宁波市佛教协会   浏览:次  改变字体:

中国佛塔源于古印度,一般认为是佛陀涅槃后用来安置佛骨舍利,而古印度的塔,梵文音译读“窣堵坡”,巴利文音称“塔婆”,或称“浮图”。作为佛教的圣物和佛宝,塔的规制传入中国大约在东汉(25-220)初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白马寺建浮图,即为最早的佛塔。《魏书》记载,凡官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级,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但古印度的浮图初为方基,基上覆钵形的塔体和尖顶的塔刹相轮,即如今藏式的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象征地方天圆。而传入汉族地区的印度式佛塔与中国的楼阁墓阙相融合逐渐演化为楼阁式佛塔,不仅材料上有木、砖、石和金属、陶瓷、琉璃等,且造型方、圆、六角、八角和多角,塔的层数以奇数为吉祥,故以单数排列,最多可达19层之多。塔的形状和装饰自宋代以后,更是千姿百态。

佛塔又是一个广泛的佛教术语,僧人的墓也可称为“塔”。明清时期兴起的风水塔,此与佛教无关。因此,本志重点记述宁波地域与佛教直接有关的寺塔、墓塔外,属旅游观赏及与佛教无关的一律不列;一些现代新建佛塔属寺院建筑及属于文物观赏性的小型工艺佛塔,因缺乏本寺特色和历史依据,均不予列入。

一、宁波市区佛塔

天封塔  坐落在市区大沙泥街。塔始建于唐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年间(695-696),取头尾各一字而名“天封”,塔平面六角形,高60米,共14层,七明七暗,原为古明州最早的航标。建塔之后,于五代后汉乾祐三年(950)建天封塔院,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赐额“天封寺”,南宋初建炎年间(1127-1130)寺及塔毁。绍兴十四年(1144)重建,嘉定十三年(1220)寺院毁,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又复建。清嘉庆三年(1798)又一次修寺及塔,道光年间(1821-1850)再修寺。新中国成立前后,寺渐衰,而塔二次再修。

1984年,天封塔按塔基出土的宋代银塔式样重修,1990年完工。重建的天封塔主体为混凝土和砖石木构,明暗13层,高51.5米,比原塔低8米。(插图63)

值得庆幸的是,在拆除地面的砖塔塔身后,于塔基2.6米深处发现了埋藏千年之久、属南宋(1127-1279)初年的石函和地宫。石函呈方形,边长1.12米,高达0.9米,铭文刻有三宝弟子赵允合家制造浑银地宫、三圣佛像、阿难、伽叶五佛像,乡贡进士王居隐合宅先造宝塔第一层,并刻有绍兴十四年(1144)建造的字样。天封塔地宫出土的佛教文物共140余件,包括银塔、熏炉、香炉、法器等不同质料的珍贵法物。现列为宁波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塔  坐落在市区中山西路。塔系始建于唐大中五年(851)的国宁寺前东西双塔之一。宋崇宁二年(1103),国宁寺改名为崇宁万寿寺。政和元年(1111)又改名天宁万寿寺。建炎年间(1127-1130),寺严重损坏,不久重修。南宋绍兴七年(1137),改为报恩光孝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名为天宁禅寺。永乐五年(1407)重建山门。宣德十年(1435)建钟楼。正统六年(1441)建藏殿,十年建千佛阁。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割寺东为演武场。清顺治、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多次重修。道光十七年(1837)改名“天灵”。新中国成立时,天宁寺西塔已严重下沉。而据《鄞县通志》记载,东塔在清光绪间(1875-1908)已倒塌。1996年,在中山西路拓建时,天宁寺东塔基开始发掘,发现塔基最低处离地面3.36米。天宁寺东塔的塔基方形边长为4.27米,残高1.6米,有46层砖。塔基未设地宫,发现有“咸通三年”的塔砖刻字,说明比西塔建成要早一年。由于发现了咸通塔砖,故天宁寺塔又称咸通塔。

天宁寺西塔,俗又称“乌龟塔”,系砖构筒状塔心的正方塔,共5层,中层每边长3.2米,每层有叠涩的砖檐,砖檐挑出有1尺左右。底层每边4米余,四面开壶门,原置佛像,每层四边各有佛龛。1995年,塔在清华大学、浙江省考古所指导下重修,离地高12米,塔壁厚0.76米。重修时曾发现元至正十六年(1356)寺僧惠禧修塔铭文。咸通塔是浙江省现存年代最久而未经大修的唐代四方形砖塔,是我国唐代佛寺前设置双塔的实例,现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插图64)

七塔寺塔  坐落在市区江东百丈路。该塔群建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此后才有“七塔寺”之俗称。据《七塔寺志》载,寺前七浮图于咸丰十一年(1861)毁于兵灾。同治十年(1871),里人周文学母子重建大殿与山门,修复七塔寺。光绪十六年(1890)慈运长老住寺,寺前七塔古迹等始全部恢复。光绪二十一年(1985)敕赐“七塔报恩禅寺”额。

寺前七塔在“文革”期间被毁无存,1984年重建,青石构筑,每座塔高4米,座基六角形须弥式,周径3.6米,每塔壶门刻佛坐像。光绪五年(1879),甬上名士陈允升在门联上有“门留七塔,何须阿育幻浮图”之句。(插图65)

心镜禅师塔

坐落在七塔寺法堂后,为七塔寺开山祖师唐心镜藏奂禅师的舍利石塔。塔高1.2米,方形,正面刻“唐敕赐心镜禅师真身舍利塔”字样,并有大清“光绪丙午”、“住持慈运重修”等刻字。据《寺志》记载,咸通十三年(872)藏奂和尚圆寂,焚身后得五色舍利子30粒,其中7粒藏入塔内。唐敕赐谥号“心镜禅师”,塔额“寿相之塔”。塔之背面刻佛顶尊胜陀罗尼咒,塔上刻铭文117个字,记载心镜禅师事迹,出自唐人手迹。此塔塔身呈复缽联接圆鼓形,刻圆头莲花为顶。

二、鄞州区佛塔

五佛镇蟒塔  俗称小白塔,坐落在鄞东东吴镇小白岭上。此塔始建于唐代会昌元年(841)。据《天童寺志》记载,小白岭为天童的主要出入口,唐时岭上有蟒蛇为害,时任天童寺方丈的心镜禅师施展佛法,用毒馒头喂食巨蟒,蟒害顿除,复建塔镇蟒。因原在塔顶供有五佛,故称“五佛镇蟒塔”。心镜禅师建造的小白塔为六棱实心砖塔,高约33米。元明以后,塔渐废。清康熙十三年(1674)圆明禅师中兴,复而又废。民国九年(1920),天童住持文质禅师因小白岭镇蟒塔历千年风雨侵蚀,倾颓已半,为保存古迹,出银圆5万元,开工重造。民国十二年(1923)建成后,又于塔前建屋数楹,安僧奉侍香火。

现塔为钢筋水泥结构,八棱七层,最高层设五方佛像,底层穿心7.3米,净高43米。塔心有盘旋木梯,可拾级登高,顶层有腰檐栏杆可极目望远,塔项覆特制陶瓷葫芦塔刹。塔下立有碑石记重建五佛镇蟒塔功德事迹。(插图66)

天童七佛塔  坐落在鄞州天童寺内万工池南岸。据《天童寺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年(732),先在太白精舍西南隅(今东谷古天童)建多宝塔。至德二年(757),宗弼禅师始在今万工池太白峰下建寺。宋绍兴二年(1132),宏智正觉禅师中兴天童,扩建寺院,建“千佛阁”,于阁前后浚内外万工池,二池间按“七星之象”建佛塔7座。明万历十五年(1587)洪水尽毁天童寺建筑,七塔也片瓦无存。崇祯十三年(1640),密云圆悟禅师中兴天童,重竣万工池建七宝塔。重建后的七塔,将内万工池水中心的七塔建于步堤上,七塔自东向西一字排列,中塔六角七层,楼阁式高4米,每层开6壶门,供有小佛。中塔左右各3座六角须弥座,复缽鼓腹塔身,朝北开壶门,木顶檐角攒顶。七塔4白3赤,按“白以生水、赤以压火”之说。密云圆悟有《七佛塔偈》云:“七塔尖尖七古锥,一行排列路傍堤。死生个里同模样,特使行人着眼窥。”

“文革”期间,内万工池畔七宝塔尽毁,1979年,按宋明式样重建七佛砖塔。90年代,又在外万工池畔增建七佛石塔。

天童僧塔  天童寺历史悠久,历代祖师高僧的塔院分设于古天童塔林、中峰塔林、冷香塔院和青凤岗塔院。原南山塔院今尚未恢复。

古天童塔院坐落于距天童寺东1.5公里处的山谷中,即天童开山义兴祖师开山结茅之处。1990年前后已重建“太白精舍”,迁建开山祖师、中兴祖师和重兴祖师3座祖塔。另有数十座塔林也立在塔院的3座祖塔之下。除祖塔为3-5层外,其余均为2层宝顶式。

中峰塔院亦在东谷。2000年11月,在天童建寺1700年庆典时,中峰塔院也重建落成,共有10余位宋元明清高僧的墓塔,均为3-5层,高3-5米。其中有圆悟克勤、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等著名高僧的墓塔。(插图67)

冷香塔院在青凤山青龙岗,为近代著名高僧“八指头陀”寄禅和尚的自选墓地。民国元年(1912),寄禅圆寂后归葬于此。1991年10月,冷香塔院重建落成,内有墓塔、碑亭及诗碑等。

圆公塔院为天童高僧圆瑛塔院,在寺东南1里许。圆公塔院于1983年重修,院内有墓塔、纪念堂及赵朴初先生所撰塔铭,另有圆瑛弟子明旸大和尚圆寂后的纪念性墓塔。

二灵塔  坐落在鄞州东钱湖二灵山山岗上。塔建于北宋(960-1127)初,为韶国师奉钱文王之命而建。今存正方形七层石塔,总高9米,中空。第一层高1.2米,石檐每边长2.35米。塔刹为方柱状,塔顶石砌,呈方棱形。各层塔身、四壁壶门佛龛,共刻浮雕佛像39尊、金刚力士3尊,旁刻“福延圣寿”、“保国爱民”正楷,并刻北宋政和(1111-1117)纪年文字。(插图68)

阿育王舍利宝塔  阿育王寺舍利殿内。据《阿育王山新志》记载:“西晋太康三年(282)有僧慧达,遍求舍利于洛下、齐城、丹阳,皆勿获。行至会稽之鄮山,忽闻地下钟声,慧达哀求益切。越三日,舍利塔从地下涌出,其相青色,似石非石,高一尺四寸,广七寸,露盘五层,四角挺然,光明殊胜,慧达遂结庐守护。”这座由刘萨诃(僧名慧达)求得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高0.46米、宽0.23米,塔内悬宝磬,中缀舍利,相传为阿育王所造8万4千座塔之一。

东晋义熙元年(405),宝塔建塔亭保护。南朝元嘉二年(425)、梁普通三年(522)再次修塔。至唐,再次重修。南宋高宗为修建的舍利殿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宋孝宗题“妙胜之殿”。在明代时,舍利塔外护有七宝镶嵌的木塔,外面再建高达6米的方形印度式宝箧石塔,四面刻“佛本生”故事,塔的上部有七层露盘塔刹,通体饰以朱金。

今貯舍利之宝箧形铜塔,为明万历(1576-1620)慈圣太后所赐。“文革”期间,舍利塔由政府保存。1980年,修复阿育王寺时,石制外护舍利塔同时修复,塔高6米。

阿育王寺三塔  为楼阁式七层砖塔,高达30米,分别矗立在育王寺东边育王山岗和山麓,寺的西首山麓又有一西塔,统称般若塔。又可分称为上塔、下塔和东塔,分建3座塔院。

上塔:据《阿育王山志》,上塔和西塔均始建于西晋太康间(280-289),北宋庆历六年(1046)重建,政和年间(1111-1118)重葺。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嘉定二年(1209)、明正德间(1512-1517)均经修缮。新中国成立之后,上塔已严重毁坏。1979年大修时,发现青铜方形舍利塔底部刻“本寺比丘清福循规特结八百四千善信同人合一处成种善因早证十方菩提普原法界有情同圆种智者大元至正丙午年”字样,可知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大修重建之后,未经重建。1996年至1998年,上塔再次重修,重筑了石步和塔院。(插图69)

下塔:昔称西塔,据《阿育王山志》记载,下塔重建于唐玄宗时(712-755),入元后,大千照禅师“抑旧塔而新之”。塔为七层砖身间木构,有砖梯可登,高36米,每层有腰檐、平座和壁龛,龛内置陶制佛像,底四周有围栏廊屋。腰檐斗拱迭涩出挑,每面倚柱、柱头铺作同为五铺作。檐角发戗起翘,平座表层铺石板。塔内砖砌。塔顶置塔刹、宝瓶。

东塔:即1998年阿育王寺据日本画僧雪舟等扬(1420-1506)作于明代成化四年(1468)的《育王山图》中的“三塔”而建。该塔高达53米,八面七层楼阁式混凝土砖木结构,每层有观光檐栏,为浙东新建仿古佛塔之冠。

覆钵式镀金铁塔  阿育王寺文物室收藏,为清代喇嘛塔。塔方座、鼓身,总高近3米。这类形状的金属铁塔在南方极其少见,它基本上承袭印度窣堵波样式,塔身主体为覆钵形鼓形圆球体,高0.7米,壶门内坐佛像贴金彩绘,基座方形须弥座式,或称金刚宝座式,用石雕涂漆金色制成,高达0.8米,四角刻有四大力士。上层宝盖精雕细刻,再置9层塔刹,顶部有小型的覆钵塔,并刻有佛像,通高1米余。

众安塔  坐落在横溪镇亭溪岭月涛庵。塔高15米,六面七层楼阁式,混凝土结构,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众安塔”三字刻在朝南的第二层檐下,两旁对联:“宝塔久峙万峰朝自在,慈航普渡斯世庆众安。”

摩诃塔  坐落在东吴镇勤勇村小盘山顶弥陀寺前。据《鄞县志》记载,弥陀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建,明永乐间(1403-1424)圮,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重葺。摩诃即五代后梁的蒋宗霸,字必大,信佛,口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故呼称蒋摩诃,曾拜岳林寺布袋和尚为师。他结庵于盘山,自称摩诃居士。今存弥陀寺(旧称盘山寺)旁的蒋摩诃墓塔,残高1.2米,朝南,方形石柱刻佛像,柱顶制莲花和宝顶,是明代遗存的墓塔。

三、奉化四塔

寿峰塔  坐落在江口镇甬山顶,因山顶原建有白雀寺塔,故称塔山。据《奉化县志》记载,南北朝时(420-589)甬山顶上建有白雀寺,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925),童左丞(童义)于甬山尽头处寺前建塔。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和嘉靖八年(1529)坍塌后先后重建,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蒋介石曾为白雀寺门楼题“四明胜迹”匾额,于右任题“甬山白雀寺”额。“文革”期间,白雀寺尽毁,仅存寺塔,今清水庵中尚存清代助建信士石碑。

1988年,由政府拨款和民间集资对佛塔及天峰砖塔进行大修。现佛塔为砖石结构,高22.4米,七级八角。底部直径7米,有八角形基座,塔身下部条石砌成,离地近1米后改砌砖块。中心有砖柱通塔顶,塔内有石级可登塔,腰檐叠涩出檐,角嵌石制翘角,第二层开始每层砌壶门券顶,呈如意瓶状。塔顶塔刹置六角形须弥座和宝瓶。

瑞峰塔  又称南山寺塔,因地处奉化南龙坑村南山而名。寺与塔相距约500米,相传咸通年间(860-874)天台高僧在此建寺造塔,“剪茅辟址,筑塔镇龙”。寺初名吴峰院,后改南山寺,宋代楼钥写有《南山寺碑记》。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彭姓知县募款重建。塔基直接筑在山顶的平岗天然石基上,为实心块石石塔,七层六面,每层都有石制出檐,每面开有壶门。石塔底部直径达5.2米,底层高2.47米,每面宽2.6米,顶部有一覆莲宝瓶,通高13.5米。

天峰塔  坐落在西邬镇庙山村的庙山(又名停山)上。在宁波佛塔中,天峰塔的造型较为特殊。石塔直接建在山顶岩基上,总高6.4米,其中塔身高4米余。整体为石砌尖锥形,由15层条石叠砌成六面体塔身,底部直径为1.5米,塔的最上层直径0.5米,顶上的塔刹高2.5米,制成三棱尖锥形。尖锥下有一组上下一致大小的六面体刻浮雕佛像,其中东面一尊为浮雕,其余为线阴刻。天峰塔始建年代不详,据称为镇水保平安而造,从石质和雕艺来推测,当建于清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停山顾氏宗谱》中记载《停山十景》诗中有“欢庵闻钟”之语;《停山夕照》中有“回首望停山,塔光红半吐”之句。

金钟塔  坐落在奉化市城东2公里处的牌门头村(或称倪家矸村)金钟山顶。据《奉化县志》记载,塔建于明嘉靖间(1522-1566),现塔为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建。金钟塔为楼阁式砖塔,7层八角,高22米。塔身中空,基层直径7米,用条石铺砌,上面六层均为砖砌,开有壶门,第四层壶门中还留有一尊佛像。塔刹呈宝瓶形。

太虚法师舍利塔  坐落在雪窦寺内。1995年,怡藏大和尚荣任雪窦寺方丈,因仰慕太虚法师功德,矢志恢复太虚大师塔院。2001年,怡藏大和尚将由香港菩提学会永惺长老珍藏的太虚大师舍利等祈请回寺。2004年9月,太虚大师塔院、纪念堂等建造完工,太虚大师舍利入塔。新建的太虚法师舍利塔为正方形,石制,总高4米。塔身为印度式舍利塔,塔檐挑出,须弥座宽1.5米,在雪窦山西首原塔院旧址新落成的太虚纪念堂内更显庄重肃穆。怡藏大和尚有偈语道:“墓碑虽坏是原物,主人识得自家门,晶莹剔透舍利子,直入如来真佛地。”

4、慈溪与宁海佛塔僧塔

洞山寺塔  坐落在慈溪掌起镇东埠头灵绪湖畔上宅村洞山寺前。据《洞山寺田山碑》记载,洞山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额“幽棲洞山”。寺塔原为七级,现残存五级,塔檐、塔身、塔顶均为石制,六面体,塔高5米。底层直径1米,刻6尊立势天王和力士;第二层刻6尊坐菩萨,观音、文殊、地藏、普贤、大势至等;第三层刻坐莲花六佛;第四、第五层刻莲花童子,共计有佛、菩萨30尊,雕刻古朴厚重。

五磊寺祖塔  五磊寺坐落于慈溪市五磊山顶,开山祖师为印度梵僧那罗延。原寺西山麓乘石湾有古墓,碑刻“吴开山那罗延尊者之塔”。“文革”期间,古墓被毁,仅存石砌券脸石、六角柱及复莲座。1992年,于寺之西侧重建。新建的五磊寺祖塔为石制,印度式,方塔基体正方出檐,每边长1.2米,高1.5米,上部的塔柱和仰莲宝珠顶高1米。那罗延塔刻“行题浄土”墓额,旁边的谛闲塔刻“退义于密”额。(插图70)

镇东塔  坐落在宁海县水车下圆村镇东庵东边。塔始建乾隆四十年(1775),六角五层,高14米,底层每边长2.4米,腰檐有菱角牙子叠涩出檐,第一层北门开拱门,门额石刻留有“乾隆乙未”字样。其它四层每边都开有壶门,昔置有佛像。民国三十四年(1945),塔曾重修。

镇东塔地处陆上古道的发端,是三门湾重要的港口航标之一。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殿堂庄严与法器
下一篇文章:著 述
版权所有:宁波市佛教协会 地址:解放南路12-14 电话:0574-87304414
最佳使用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0及以上版本 网站访问总次数:人次

浙ICP备12045262号 技术支持:宁波合益